花比熊值钱吗?

蓝绛杉蓝绛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之前那期有个“跟汪峰拼歌的男人”,被各大网站当成笑话炒作了几天后,突然站出来澄清,说自己的歌只是借用了汪峰的旋律。这一下网友们都不买账了,“什么?一首歌的旋律?”“不好意思,借用的旋律也是抄袭!”一时间,“旋律”两字成了网友们抨击他的重灾区。

对于“旋律”这种艺术表现形式,想必大家都有点陌生感。人们对于美术、文学方面的东西还算了解,但对于音乐这种形式却很初级。事实上,“旋律”和“曲谱”是两码事,“曲谱”是有固定歌谱的形式,而“旋律”没有具体歌谱,就像我们现在哼唱的一些小调,没有文字谱式,属于旋律乐。“旋律乐”之所以被使用,是因为它被某些歌谱所记载。

至于旋律是否被记载,关键要看有没有被人固定下来,或者有没有被某样乐器演奏过。如果还没有,那就称不上是旋律,至于某些没有特定乐谱的乐曲怎么流传下来的问题,这个就复杂了,有的是口传,有的是演徒,有的是乐工记录。不过,中国音乐史上的记录方式是特别不完善的,所以流传下来很多曲目都非常可疑。

“旋律乐”可以无谱,也可以有个别的声音记录。而“曲谱”是一种谱式,记录音乐的一种书面形式。在中国音乐史上,比较知名的“曲谱”样式有京腔谱、工尺谱、琴谱和吹曲谱等。在这些“曲谱”样式中,又分为两种体裁,一种是曲词和声腔都记录下来的曲牌体,另一种是只有曲调而没有词的器乐曲。“曲谱”记录的音乐当然是管事的,问题是“曲谱”产生的时候,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记谱方法,却还是选择用“版画”的方式记录下来,问题出在哪里,想必大家都知道。

所以,像京戏一类的声腔音乐,如果没了行当,没了师傅,没有传承,很快便会消亡。它就像一段没有谱子的旋律,只存活于一些老艺人们的记忆中。当然,也有很多曲谱是“抄”来的,或者原封不动的照搬,或者是有所改动。改动怎么改,是由艺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的,所以便产生了无数种版本。

曲谱上对于演奏的乐器和唱法都有严格的规定,除非是文人自制,一般情况下有曲谱的面世都和民间艺人有着莫大的关系。文人自制,是为了使这种民间音轨得以保存和流传,但是改头换面的事情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,很多名家的作品也是因为“遗蜕”被后人在曲谱上发现,才知道其完整长相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